大家都知道2023年是AI元年,AIGC是彻底火了,但是让国人和整个世界都沸腾的还是DeepSeek-R1的问世,国人的热情直接把多个提供DeepSeek-R1满血的云端服务请求到服务器无法访问。实际上很多需求并不需要满血的大语言模型(LLM)就能做到,同时本地部署也可以兼顾隐私等需求。
所以在2025年选择笔记本,尤其是轻薄本考量AI的加速、应用和生态落地是没毛病的;对于轻薄本而言离电续航的表现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随着新技术的革新,更好的能效比也可以让轻薄本更加轻巧。
结合这些来看,显然新一代酷睿Ultra 200H系列可以满足:

在写这篇回答之前,大路已经入手了搭载新一代酷睿Ultra 5 225H的荣耀MagicBook Pro 14 笔记本,这款笔记本可以说是酷睿Ultra 200H系列的代表机型,兼具了生产力、AI加持、续航、轻薄、触摸屏、性价比的六边形战士。整机简约大方,仅为1.37公斤左右,电池容量也升级到了92Wh:

说到电池,这里需要单独说一点,相信大家听过荣耀MagicBook Pro 14的续航表现不错(大路实测也确实如此),是否和电池容量升级有关呢?其实从实测的数据分析来看,电池容量变大肯定有用,但是真正让续航提升的原因一方面是本身酷睿Ultra 200H系列能效比高,另一方面就是荣耀MagicBook Pro 14最新的Turbo X调教技术发挥了至关作用。而提到荣耀的Trubo就会有1.0、2.0、3.0等技术的迭代,在3.0时代荣耀已经引入了AI学习能力,通过训练密切捕捉应用对于性能需求的调度。
举个例子,当我们打开某个应用,荣耀Turbo技术会针对该应用进行性能调教输出,需要P核性能给P核性能、需要E核给E核性能,需要iGPU核显或dGPU独显就给相应的3D渲染能力。比如我们使用Adobe公司的Pr视频剪辑软件,在剪辑和预览的时候会需要CPU和iGPU核显,让整个剪辑丝滑流畅;在编码输出的时候调用核显和独显(如果有)进行加速,这时候CPU的利用率就强制降低了,让天平向更适合编码的显卡倾斜,这样可以大大的缩短编码时间,提升效率。
而今年荣耀Turbo X调教技术还加入了用户场景的自适应调优、离电和插电场景的无缝衔接,通过精准的感知用户使用场景,灵敏的调度可以让性能释放、效能释放,我这边捕捉了Pr基准测试的功耗数据:

如上简单解读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对上述相关的数据时间点做了序号标注。可以看到在刚基准测试时整个性能需求很低,可以看到LP-core(低功耗核心)有介入,但是频率本身很低,所以才真省电,但后续工作中基本就没有介入了;在②和③中,可以看到这里主要使用P核,E核频率几乎为零;而在④中可以看到P核和E核都大规模进入调度,这种场景在时间条中还有很多,比如14分钟处;而整个20分钟的过程中,单个任务的结束和新任务开始之间是有缓冲的,相当于休息,可以在⑤框选中看到有多处功耗仅为4瓦,这个对于H55的标压处理器来说保持了很不错的低功耗水准。
所以最终在一系列看似复杂的调度中,离电性能保持不错,同时续航得以延长;但实际使用中用户不需要做任何干预,全部由荣耀Turbo X调教自动介入,这就是荣耀Turbo X调教技术的优势之处。从其它实测来看,荣耀MagicBook Pro 14搭载全新的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把原来需要独显才能做的大语言模型本地部署、文生图等AI生产力,落地到轻薄本也能做,而且表现一点也不差。结合荣耀Turbo X技术续航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让很多经常出差的飞行家们找到了知音。
贴合一系列的实测,以及选型中为什么大路会入手这款荣耀MagicBook Pro 14?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今年英特尔发布的酷睿Ultra 移动级包含哪些系列、不同系列的侧重点。
年初CES电子展上英特尔发布了第二代酷睿™Ultra处理器,移动端划分了四个不同定位的系列:
- HX系列:面向发烧友的游戏本或设计本;
- H系列:面向侧重性能的设计本或轻薄本;
- V系列:面向侧重于续航和性能兼顾的轻薄本;
- U系列:面向侧重于低功耗长续航的轻薄本或边缘设备。
从功耗输出来讲,HX系列至高可达153瓦、H系列也能达到115瓦左右的峰值输出,这两个系列都可以满足性能需求的用户人群,考虑到HX系列多数都会搭配独显,所以英特尔为H系列提供了更多的核心显卡单元,除Ultra 5 225H是7个外,其它均为8个,而HX系列减半:

所以对于没有独显需求的用户,大路更倾向于推荐H系列,新一代的H系列采用Arrow Lake–H架构。从基准性能来看,相比上代Meteor Lake-H系列提升巨大:

不仅单核、多核性能提升约20%,能效比也提升了21%:

这个提升并不是说说而已,参考酷睿Ultra 9 185H上代和全新的酷睿Ultra 5 225H对比[4] :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全新的U5已经达到了上代U9的实力,单核多核可谓不相上下。
而且酷睿Ultra 200H系列核心显卡采用新的XeSS 2和更大规模XMX矩阵引擎,游戏方面提升显著,其次通过特定的指令集和硬件优化,AI模型训练和推理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相比上代提升了约2.5倍:

可能不少朋友对于2.5倍没有什么概念,著名的基准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UL Procyon有包含文生图的测试,近期也推出了基于AI TEXT大语言模型的基准测试,下面给大家参考下加速和未完整加速的对比:

Tips:2.5倍提升是指同OpenVINO加速下,结合OpenVINO和第三方ONNX可以看出英特尔对AI有专门的优化生态,这对各种AI应用落地是至关重要的,除OpenVINO外还有针对大语言模型的IPEX-LLM加速框架更好的支持大语言模型,后续分享的大语言本地部署也是基于IPEX-LLM加速。
上述测试Mistral 7b推理速度达到了15.12tokens/s,即便基于13b更大模型的LLAMA 2也达到了8.59tokens/s的成绩,所以下面基于比较接近的13b DeepSeek-R1 14b Q4_K_L量化模型进行部署和实测 。
Tips:上述和下列实测数据和效果均以荣耀MagicBook Pro 14的酷睿Ultra 5 225H机型实测。
文章目录
本地大模型试炼场
部署对于英特尔轻薄本来说其实非常简单,可以借助英特尔近期在魔塔社区发布了Ollama和llama.cpp一键整合优化包,解压即可直接运行体验(无需复杂配置),如下跟随大路的视野部署看看:

而且还提供了针对NPU的支持:

NPU优势在于和iGPU核显推理能力差异不大,但是功耗更低,且无需核显工作,相当于把CPU、NPU、iGPU真正地完整利用起来,更大地提高生产力。那么心动不如行动,下面大路基于荣耀新发布的MagicBook Pro 14 2025款的Ultra 5 225H轻薄笔记本进行LLM部署实测,后续也分享该笔记本的更多内容。

部署DeepSeek 14b环境
目前主流轻薄本提供了16/24/32GB内存规格,核显会基于内存实现共享显存,内存越大系统分配的共享显存越大,通常在本地部署大模型一般会用到7b、8b、14b等量化模型,14b需求如下:

可以看到DeepSeek-R1-Distill-Qwen-14B基于Q4_K_L的GGUF量化版本大小约10GB,所以选型上应优先考虑32GB内存的轻薄本,这样才可以分配至少16GB共享显存(一般显存GB规模>模型容量GB):

那么核显如何选择呢?以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系列为例:

7核心单元相比8满血核心差异至多也就在10%左右,结合性价比可选Ultra 5 225H方案,以荣耀MagicBook Pro 14为例,酷睿Ultra 5 225H版本目前国补后不到4900元:

综合上述要素来看,荣耀MagicBook Pro 14是可以完全满足需求的,下面就基于这款笔记本实测。
首先需要将笔记本的iGPU、NPU相关驱动更新到最新,核显驱动的更新比较简单:
https://www.intel.cn/content/www/cn/zh/download/785597/intel-arc-iris-xe-graphics-windows.html
访问上述官网页面选择最新版本更新即可,NPU的更新需要一点技巧,这里大路就简单分享一下:

如上图在显卡驱动更新页面的“此下载对下面列出的产品有效”中找到对应的CPU型号,点击链接:

跳转到如上页面,至少要更新上述NPU、GPU、PPM预配包驱动,更新后重启就算准备完毕了。
部署DeepSeek 14b流程
国内访问可以登录魔塔社区,参考下载地址:
可选下载Ollama或llama.cpp版本,llama.cpp版本还可以支持NPU推理,但需要注意NPU版本目前输入和输出总 token 数上限是1024,所以大路这里基于llama.cpp的GPU版本部署,也就是下面这个:

可以看到压缩包非常小,下载到本地解压后就可以跑大模型了,不过大模型在哪里呢?
比如目前主流可以走抱抱脸huggingface下载各种模型,国内访问建议走魔塔社区等加速资源,比如:
https://www.modelscope.cn/models/unsloth/DeepSeek-R1-Distill-Qwen-14B-GGUF/files
如下可以看到各种量化版本,但是14b的F16是32GB内存轻薄本跑不起来的,推荐Q4量化:

首先将gguf模型文件下载到本地,比如创建一个GGUF的文件夹放进去,跑大模型需要调用它。

开始DeepSeek 14b实测
首先进入之前下载的llama.cpp英特尔优化版本的解压目录,在空白处右键选择终端运行:

从上图也可以看到目录下包含多个可执行文件,实际会用到的一般两个:cli和server,cli意味着在终端窗口中提问和输出回答,所以一般选择server基于网页来实现交互,运行之前加两个set参数:
set SYCL_CACHE_PERSISTENT=1 set SYCL_PI_LEVEL_ZERO_USE_IMMEDIATE_COMMANDLISTS=1

然后基于server和参数如上输入:
.\llama-server.exe -m D:\GGUF\DeepSeek-R1-Distill-Qwen-14B-Q4_K_L.gguf -n 2048 -t 8 -e -ngl 99 -c 4096 --temp 0
如上参数包含了llama-server.exe的Web服务,结合了之前的模型文件,敲回车后如下操作:

可以看到回车后终端显示了核显信息,终端信息运行后会包含有127的相关信息,可以鼠标移上去按住ctrl键直接打开右侧的网页(省去输入地址的步骤),在内容框输入提问,就可以获得回答输出了。
Tips:如果需要结束运行的llama.cpp服务,只需要在终端窗口ctrl+c组合快捷键即可。

接下来继续加点强度,让大模型写一个基于html网页的贪吃蛇游戏,可以看到计算推理和代码编写的速度在14b量化模型下速度还不错,能保持在8tokens/s左右。输出的html代码支持复制粘贴:

下面可以把代码粘贴到记事本,然后修改txt后缀为html即可双击在网页中运行,如下效果:

通过上述实测可以看到全新的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处理器的核显AI加速非常不错:

如上可以看到输出中iGPU处于满载,但实际酷睿Ultra 5 225H的核显满载仅为10瓦左右。
Tips:上图中可以看到CPU的负载在20%左右,这是因为荣耀YOYO助手在推理本地图库占用的资源,并非上述llama.cpp运行占用的资源,为了避免大家误解,特此说明。
如果是基于7b的Q4量化,速度在10~12tokens/s左右。其实除了大模型,文生图的效果和速度也得到了加强(下面更多荣耀笔记本内容测试中有分享),接下来是荣耀MagicBook Pro 14的更多测评信息:
荣耀MagicBook Pro 14 测评相关
相信上面的内容已经让大家对酷睿Ultra 5 225H,或者说酷睿Ultra 200H系列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 AI能力出众,轻薄本也能将大模型落地;
- 性能和能效比卓越,即便是U5也能和上代U9不相上下。
下面同样基于荣耀笔记本进行实测,在实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外观和接口等设计 :

如上可以看到14.6寸的屏幕做了极窄的边框设计,荣耀绿洲频采用OLED峰值亮度700尼特加持,亮度更高可以很好的解决反光、炫光等问题,配合ΔE<1的色准和广色域支持,不论是办公还是专业设计都不在话下。如果拉近画面,可以看到右侧包含两个USB-A接口,且侧边有圆弧和收边设计,显得十分轻薄:

左侧也采用双USB-C全功能接口+HDMI输出,满足办公商务多样化需求:

背面腰线凌厉,和C面贴合度高,看起来十分高端。底壳采用下出风设计、不吹屏幕让人舒适:

简约大方地A面采用圆润弧线收边和圆角设计,延续了荣耀一贯的设计元素。

大键帽对于文字创作输入也非常友好,大触控板居中设计体验一流。顶部的组合功能键配备了荣耀的YOYO助手、电脑管家、截图等快捷键,细节上处处体现了生产力。大触控板支持手势操作、左右区域设计的左键、右键上手很快,结合触屏加持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关于外观和接口就分享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实测环节,同样配置和环境如下:

上图参数中可以知道荣耀这款轻薄本的内存频率是非常高的,基于共享显存的核显也会得到加持:

实测内存读写,尤其是Copy方面速度表现非常不错,达到约100GB/s的能力。而选用国产长江存储的固态也同样优秀,参考实测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读取速度峰值约7GB/s,写入峰值约5.8GB/s,测试期间最低温度24、最高温度42,温控非常不错。如果基于额外的测试来看,如下表现完全是电竞固态的水准:

除了上述内存、固态的数据分享,下面就会跟大家着重分享CPU、iGPU核显在生产力、游戏的表现。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荣耀笔记本在电源管理方面分为高能、智能两个选择,切合Windows的电源管理还可以细分为最佳能效、平衡、最佳性能三个档位,下面大路结合日常会用到的场景进行对比测试。
CPU表现优秀
首先基于CPU-Z做一个多种状态下的对比:

上述至少推理两个信息:
- 离电状态下的性能并不低,多核约97%性能、单核没影响;
- 智能模式的调度反而优于高能模式,这说明荣耀的Turbo X技术的AI调度确实厉害。
Turbo X是荣耀OS Turbo 3.0软硬件调教的新升级。借助AI可以精细用户使用场景,让性能该爆发的时候爆发;低性能需求足够的节能、静音;针对特定或行业软件更好地调度CPU和GPU的输出比例,让效果更加出众。最终获得一个安静、性能卓越、续航惊人的六边形战士形态。
CPU性能的测试不限于CPU-Z,下面基于多个基准维度来对比:

上述的测试包含C4D基准的R23和最新的2024版,可以看到多核和单核同样达到上代U9水平。而在3DMARK中的CPU测试项目分析不同线程下的表现浮动,以及荣耀这款机型的电源管理特征。
比如1~4线程下,得分基本贴合翻倍的水平;而后续的表现继续保持智能模式下更优的设定。所以对于荣耀MagicBook Pro 14来说,日常选择智能模式即可,而且不插电(离电)状态下性能也非常可靠。而这种可靠需要贴合续航测试来印证,因为插电和非插电差异不大,那么续航能保证吗?不如看实测:
兼顾续航的生产力
首先参考UL中的Office基准测试中抓取的调度和功耗对比:

如上可以看到绿色(插电)测试跑完约24分钟、离电测试跑完约30分钟。从测试阶段来观察,比如以2~3分钟阶段可以看到P核和E核都处于峰值输出,离电和插电状态下的频率差异不算大;而在低需求下离电状态降低输出频率,功耗约1/2到1/3间波动;离电状态下P核和E核完全是混合双打状态,介入非常灵敏、P核拔高的时候E核同样拔高、P核降低频率的时候E核加大介入。
从这里至少可以推理出两个要素:
新一代英特尔酷睿的E核确实提升巨大、能效比非常拔群;其次荣耀Trubo X真的在介入调度,通过实际的行动保证了性能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续航得以更强。
那么实际表现如何呢?参考两点,首先是Office生产力跑分对比:

可以看到离电和插电的表现比较稳定,跑分上基本相差千分,实际体验上差异不算大。接下来结合照片处理和视频剪辑编码对比继续印证,比如首先是照片处理的对比,如下:

可以看到图像修饰上略有差异,但批量处理图形差异不大、几乎重合,而在视频编码上:

该项测试基于输出时间(秒)来作为对比,更加直观,其实三种状态下的差异都很小。所以即便是离电状态下的生产力,差异并不大,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在编码上也可以看到即便是核显,英特尔酷睿Ultra 5 225H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因为上述包含了4K高清视频的输出,也仅为200秒左右。
从上面的实测可以看出生产力确实保持了英特尔一贯的优秀水准,且能效比提升下继续超越。
接下来就是续航的实测对比:
Tip:测试场景为屏幕亮度200尼特(实际199、55%亮度)、音量25%、打开WiFi和蓝牙:

大路分别做了3个1小时续航测试,其中闲置模式(亮着屏幕啥都不干)每小时耗电为6%、如果基于最佳能效的智能模式每小时耗电为11%、如果基于最佳性能的智能模式每小时耗电为13%;结合上述Office的性能量化对比(最佳能效78000、最佳性能201000)更推荐选择最佳能效或平衡模式的智能电源管理。因为两者就相差2%而已,如果基于每小时13%的高强度生产力离电办公,7小时后还有9%的电量。

这个结果看起来好像不算特别优秀?考虑到荣耀MagicBook Pro 14智能模式下最佳性能的离电和插电输出性能是相差不大的,这样来看就非常厉害了。当然这也离不开荣耀这次升级配备的92Wh大电池加持,尤其是重量相比上代还轻了不少的情况下,关键国补后不到4900元还送了触摸屏加持。
烤机和风噪控制
一款轻薄本性能是否卓越是我们要考虑的,而在性能卓越的基础上保持安静就更难能可贵了。从实测来看荣耀MagicBook Pro 14在这个方面做了重大升级,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首先看散热模组:

可以看到荣耀新款不走寻常路,不拘一格的采用双倍加宽的热管,因为考虑单根热管的壁厚,本质上1根双倍加宽的热管内部散热空间>2根热管的散热空间,散热可以更拔群,散热效果更强。采用对称设计的双固态插槽也非常好看,可以看到荣耀虽然做笔记本的时间不长,但是目前在设计上已经非常成熟了。
实测效果如下:

智能模式下的CPU和FPU烤机,CPU烤机平均功耗约51瓦、核心平均温度74,FPU烤机为60瓦、核心平均温度约88度,系统总功率峰值为80瓦和98瓦。FPU烤机40厘米人机位室温26度下34分贝:

60瓦平均功耗输出场景可以说非常安静了,那么高能模式呢?

首先高能模式下CPU功耗峰值82.57瓦,比智能模式77.02瓦略高,平均温度差异不大,整机的系统总功率最大超出了100瓦,但也基本能贴合PD供电输入100瓦的设计。实测风噪和智能模式差异不大:

因为荣耀MagicBook Pro 14对U5的机型持续烤机上限设定为65瓦(U9支持80瓦),所以高能模式设定为持续烤机约65瓦、智能模式60瓦,两者差异很小自然风噪差异也很小,不到36分贝非常安静。
轻薄本也能玩游戏
首先参考3DMARK的基准测试跑分对比:

可以看到智能模式下仅2160p的Time Spy有一定的差异,其它的差异不大,对于核显而言基于1440p的Time Spy显卡跑分3737分可以说十分亮眼;1080p的Fire Strike达到了9000分以上。
接下来实测的游戏表现呢?首先考虑到这只是核显,所以测试的游戏没有那么多,但包含了主流的3A《古墓丽影之暗影》和FPS游戏《CS2》进行测试,参考如下:

古墓丽影是可以支持XeSS的,从1080p最低画质对比来看,启用XeSS后帧率提升几乎翻倍。中画质1080p启用XeSS后也能达到约60帧的水平,这个效果对于核显而言其实挺不错的,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操作,而目前英特尔ARC加持的核显实现了。而在CS2中画质下禁用超分辨率也可以获得87帧的成绩,这也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操作,其次启用FSR还可以获得1.5倍的帧率提升。
简单来看,核显不再局限于《英雄联盟》这种低需求游戏,小屏基于1080p也可以畅玩一些3A大作,其次结合游戏中荣耀MagicBook Pro 14的功耗输出和烤机分贝参考,游戏中的散热、风噪也会表现良好。
AIGC再升级
前面给大家分享了大语言模型的相关测试,就AI而言AIGC文生图是少不了的,那么对于AI提升巨大的全新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系列,文生图的速度如何呢?下面参考UL基准的相关测试:

以Windows ML测试基准为例,包含CPU、NPU和iGPU核显,可以看到NPU是CPU的三倍以上,iGPU是CPU的7倍,所以一般推荐基于NPU或GPU来跑AI,这决定了效率。从SD1.5文生图IN8进度结果来看跑分相当不错,高达2188分,而实际的生图速度参考如下仅为14秒,这可是核显哦:

如果基于FP16精度生图可以获得更好的细节表现,而如下实测速度不到20秒即可出一张图:

这对于核显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所谓原来做不了,现在能做、做得还不错。
总结选购
相信上述的测评分享已经面面俱到,把大家关注的、当下主流的需求都应用到数据实测中了。从结果表现来看英特尔酷睿Ultra 200H系列表现相当出众,即便是入门款的Ultra 5 225H直接达到了上代旗舰的水平,且在AI方面、游戏图形方面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结合荣耀MagicBook Pro 14 2025款的更多升级和技术加持,在性能、静音、续航上都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可谓CPU好,整机表现就不能太差。
关键是荣耀MagicBook Pro 14的诸多越级升级:
- 一步到位的14.6寸高分辨率、高刷新、高频豁免OLED高亮度、高色域触控屏;
- 重量上相比荣耀MagicBook 14 Pro 2023减少约200克,电池容量提升17Wh;
- 荣耀笔记本自身也提供了丰富的AI侧端、云端应用,而且基本都是免费的,如YOYO助手: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上图中的AI搜图功能,通过LLM语义理解找到相关的图片,这个功能对于摄影、数码博主来说用过就知道真香。而且今年荣耀还加入了AI文档搜索和AI视频搜索,覆盖支持更大:

除此之外YOYO助手一样支持大语言模型推理的代码编写、文档AI处理:

其实大路的内容创并不会借助AI实现辅助,但是女儿小学一年级倒是可以派上用场:

当了家长之后你就明白现在在线找一些小学生试题居然要收费,而YOYO助手直接免费,输出的内容拖进Word,然后设置下分栏即可打印出来给小朋友实现课外练习:

抛开内在的AI加持等生态不谈,双C双A接口+HDMI全商务办公接口满足各种需求,指纹开机键方便又安全。贴合U5版本的实测,性价比非常高,十分值得推荐,商务AI办公首选荣耀:
Tips:目前触屏版商品会标注触屏,一般国补后比非触屏多300~400,性价比很高。
除星辰灰外,还有极光绿和月光白可选。U9版本相比U5大约提升了32%的多核性能,对于期望更强性能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顶配酷睿Ultra 9 285H版本,目前国补后也仅为6000出头: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快回复。
Views: 11
One thought on “酷睿 Ultra 200H 系列能否兼顾 AI、续航与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