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路哥,极空间在去年的四周年庆发布会上带来了便携式私有云T2,我等上市就入手了一个,因为我觉得这玩意太适合我了,而这一用就是大半年,我觉得是时候跟大家分享这个测评。
如上可以看到T2和一般的2.5寸移动硬盘差不多大小,所以就便携性而言不是什么大事,虽说相比目前主流的PSSD固态移动硬盘更大,但是它拥有双2280的M.2插槽支持;一方面既可以选择RAID镜像模式,也可以通过ZDR重要文件双备份,而且相比大多数固态移动硬盘还具备主动散热的能力:
如上可以看到M.2硬盘分列两侧,底部吸入冷风,两侧往外通过舷窗吹出热风,解决了SoC和硬盘的热量问题,毕竟这是一款私有云,而且所搭载的四核2.0GHz瑞芯微Rockchip RK3568性能一点都不差。
超强的战斗姿态
我个人使用了半年,我个人认为它的“战斗姿态”都是非常nice的,主打全场景。尤其是本身你已经拥有Z4系列这样的家庭私有云,便携私有云就是一种补充、扩展,下面我们就来解读它:
移动硬盘模式
既然它外形看起来像1个2.5寸的移动硬盘,那么在无网络的场景下自然得具备移动硬盘的能力:
而它,我的朋友极空间T2确实也做到了,它的短边两侧均有接口,首先是供电部分:
从左至右分别是:开关机按钮(实际可以设定通电自动开机)、C口供电(支持充电宝12V输出供电,功耗在5瓦左右)、2.5G网口、HDMI2.0,除此之外开关按钮右上方还有一个Reset重置出厂的设计,可以通过回形针等按说明书操作即可重置。外延的硅胶套对于每一个接口都有相应的标识(实际拔掉硅胶保护套机身也有标识)。
而在顶部还包含了状态灯:
而另一侧的接口如下,从左至右分别是:SD3.0(支持SD/TF(TF需自备卡套))、USB3.2 Gen1的A口和C口,两口均可以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传输数据,也可以对外供电,比如给手机充电。
标配的SD卡形态相比TF卡槽形态对于摄影师来说更加友好,极空间T2秒就秒在它本身是私有云,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多端管理平台,比如你外出摄影今天就是不想带笔记本出门。那么拍摄完可以直接把SD卡插入T2卡槽,通过手机APP登录极空间就可以看到刚才拍摄的照片:
或者说你的笔记本默认没有SD卡读卡器,而今天忘记带读卡器,你可以如上来把T2当读卡器了。
网络中心模式
有时候我们在外面,虽说手机有4G或5G网络,但是用手机开热点或笔记本开热点来建立一个小网络,实现数据传输总归会让心里不爽,比如手机开了热点,手机掉电快啊,但是极空间不一样:
它不仅在2.5G有线网口的基础上支持WiFi6连接,还可以本身也可以建立AP模式,化身无线路由器:
极空间T2自身的功耗很低,可以通过充电宝满足外出、户外的续航,而且退一步讲瑞芯微Rockchip RK3568本身也可以作为路由器方案,还具备NPU解码加速的能力,所以当T2化身路由器的时候,带机量支持更多,可以满足露营时一众朋友连上来,比如点播T2中的电影、电视剧,各看各的,互不打扰。
所以有了极空间T2随身魔盒,不用担心是否有网络,它就是网络,它就是随身私有云。
人性化的切换模式
相信很多朋友会有一个担心,这玩意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如何使用呢?
比如你之前设定的并非AP模式,其实这一点极空间已经想到了,当T2通电开机后会在几分钟内打开蓝牙模式,你可以通过极空间手机APP的蓝牙配对的方式来解决:
比如你可以通过手机建立一个热点,通过蓝牙配对将该热点推送给极空间T2,然后登录极空间再切换为AP模式即可,这时候手机的热点就可以关闭掉了,反正极空间手机APP在接入T2的AP会自动找到设备并连接,所以哪怕手里只有一个手机也可以解决连接和管理的问题。
扩展思路:
其实这种方式不算特别好,我自己用得最多的是手机热点和家里的WiFi名称、密码一致,在需要的时候临时开手机热点即可接入,然后再修改下模式即可;而T2因为小巧和便携性,在家里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所以平时家里使用就也是放路由器旁边,直接接入网线工作,同时保证传输的最大速度和可靠性。
大屏会议HDMI模式
极空间T2有一个便携包,如下:
不仅可以放入T2标配的充电头、数据线、遥控器,还可以加入一个充电宝和额外的数据线。而包里的蓝牙遥控器可以在没有笔记本的时候直接通过T2的HDMI接口外接投影仪或大屏电视,直接用遥控器控制T2化身的机顶盒模式:
没错,这时候你可以理解为T2是一个机顶盒,能做机顶盒能做的事情:
输出的画面如上,包含极影视和文件管理,简单来说通过文件管理进入你需要讲解的PPT,按OK打开它就可以进入PPT演示文稿模式了,通过方向键进行翻页和其它操作。同时既然它默认包含了极影视,自然是可以像TV端一样播放电影和视频,也可以通过这个蓝牙遥控器来控制。
所以我说极空间T2随身魔盒的战斗姿态太多了,可以覆盖全场景,也是极空间Z系列的一个补充。
说走就走模式
作为一个便携式的私有云,它当然可以满足更多场景,所以配件加起来就一个小包:
为了更大的挖掘这一功能,大路哥可以说把它用到了极致,比如大路有出差或者外出的场景,我工作的笔记本自身仅有1TB的固态容量,由于本身属于2240的规格,直接升级容量的性价比不高。
而我自己拥有PC、NUC迷你电脑和笔记本,不管用哪个?在任何地方我都需要一些工作用的数据,而我日常工作用的数据采用多端同步的形态实现:
包含一个单向(针对相机的ARW文件)和2个双向同步,这些数据会通过任务归集到Z4Pro,而这几个目录的容量早就超过了1TB;使用移动硬盘来手动同步属于开倒车了,我都有私有云了用这干甚?这时候的操作其实就很简单了,可以利用极空间之间的数据同步来实现:
直接在Z4Pro的备份中心建立备份任务即可,将数据备份到“另一台极空间”,选择需要同步的目录,建立定期同步的计划,比如0点之前,我只需要每晚睡前给T2插上充电宝,然后在上述任务中选择“立即备份”,结束后给T2关机即可,次日我就可以说走就走,只要带上T2便携包即可。
这样的优势在于虽然极空间可以很友好的支持外部访问,速度也蛮快的,但是有时候数据多了肯定不如本地或者无线局域网的形态来展开创作,而且外出创作的新内容也需要存储和同步,这就把两台极空间联动起来,而这方面极空间提供的选择还蛮多的。
行走的娱乐神器
实际上我经常出差住酒店也会遇到下面网友的情况:
这时候你带个极空间T2就没这事了,保不济你再带一根HDMI视频线(Tips:这里可以参考前面的大屏解读内容。)。当然这个其实不是住酒店最糟糕的状态,最糟糕的状态是酒店的网络实在是一言难尽,但是有了极空间T2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每次出差可以同步几十部电影塞进去,对于2.5G网络也就半小时的事情,根本都不是事。
有没有网络都可以使用才是便携的优势。
极空间T2随身魔盒的优劣
可以这么说,极空间T2相比极空间其它家庭私有云系列唯一的缺点是容量不够大,比如目前可选是双2TB/4TB容量最终实现4~8TB的存储,所以你不能把T2当作主力来使用,它更多是辅助、扩展和补充。但是很多朋友需求并不大,比如一些Q2系列的用户、老的Z2系列用户,通常就是双4TB红盘加持。那么其实完全也可以选择T2来平替目前的Q2系列,价格方面目前优惠下来1599元,和Q2Pro差异不大。
本身两者的SoC是一致的,且拥有4GB内存同时还支持Docker模式,基本上属于极空间Q2Pro有的它都有,而且它的HDMI接口还配对了蓝牙遥控器,不仅能WiFi还能建立AP模式变身路由器。如果你的房子不大,你甚至可以T2的2.5G网口接光猫,然后通过AP模式当无线路由器来使用,只是功能简单。
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于硬盘的价格,实际去年4TB固态1100元左右的时候停合适的,差距就更小了。
如果我们的需求不大,比如双2TB的操作通常结合官方套装也只要3099元:
但是这好歹是双固态,且可以支持冗余或ZDR双备份,而且拥有真正的SoC和系统,具备极空间完整的功能(目前仅不支持虚拟化和新的AI实验室),你再参考4TB的PSSD移动固态硬盘的价格:
如上可以看到两款便宜货均为QLC颗粒(识别很简单,3年质保就是QLC),其它大品牌均为2500元左右的价格,只有西数随行版大概率是活动所以价格做到了2199元。但是这些都仅仅是移动硬盘,并不具备私有云的功能,更不要提AP之类的扩展和HDMI输出了。
所以这么来看,小容量需求且有固态更加静音和机动性等需求,那么T2就是你要的。
同时已经拥有Z4系列的用户,经常出差和需要移动硬盘,那么其实T2更值得入手作为补充和扩展。
其它方面的补充
如果是关于极空间的功能,可以直接移步扩展阅读下面一篇就够了:
如果想问这玩意上飞机能用吗?
我上次出差是用了,但是后来被空姐礼貌的让我关闭,原因是它这个航班不让飞行中用充电宝。
所以这个主要看你是选择什么航空公司,当然如果坐头等舱可能待遇也不一样。
固态的选择
一般我只用的威刚其实兼容性都蛮好的,就传输和需求上一般西数蓝盘就够了,目前最大也有2TB可选,但是就价格搭配下来799元(2TB)x2,那么还不如直接选择极空间的双2TB套装更划算。如果实在不确定还可以跟客服确认套装的固态型号是什么,但是大概率也是西数蓝盘SN580系列。
而单条4TB的选择其实并不多,这也是我没上的原因,因为就散热而言PCIe3.0肯定更好,但是一般PCIe3.0目前基本停产了,而且基本也没有4TB大容量的选择。4TB基本只有PCIe4.0的电竞固态,热量其实都不太好压制下来,除非未来这种需求增多,有专门的针对固态NAS设计的产品。
而重要的数据基本上4TB就已经足够了,临时外出拷贝几十部电影到T2里面没有任何压力。
Views: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