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款的ROG 枪神9系列新品早早的就在CES 2025展会上亮相了,但是距离正式推出讲真等待的时间有点长,当然这也涉及到50系列显卡发布的时间线有关。不过好酒不怕巷子深,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在分享测评之前,相信不少新玩家对于枪神系列的多个SKU有什么区别可能一头雾水,所以这里大路哥简单给各位梳理下,如果是玩家国度的老玩家也可以一起回顾下。
枪神9系列、超竞系列区别
我们先了解几个关键词:Plus、超竞版、16寸、18寸,基于这几点就很容易区分了:

为了大家方便理解直接上对比表格,如下:

简单来说如果需要18寸,就选Plus;超竞版的区别主要是拥有:星云原画屏2.0、标配雷电5 x2、可选RTX5090顶配显卡、A面包含光显矩阵;而其他都是枪神9全系列标配,比如说无论是16寸还是18寸的核心总功耗不变,均为240瓦持续稳定输出,并不是说18寸散热更强,18寸更多是为了大屏。
就屏幕而言星云原画屏基于Mini-LED采用千级以上分区,拥有更高的亮度加持,虽说两者均提供了无惧环境光和全新超视技术,但很明显亮度更高的星云原画屏2.0的抗性更强,实测效果如下:

抛开雷电5 x2战未来不谈,星云原画屏2.0明显优势很大;其次50系列移动级显卡中RTX5090版本拥有一个无敌的优势——独一档的24GB超大显存,在当下大语言模型或AIGC创作方面都是无敌的存在。因为AI和游戏不同,它并不需要全功率,那么这时候移动级显卡的短板就不再是短板!最最关键在于购买一张RTX5090D独显的价格直接就可以拥有一个ROG顶级的RTX5090旗舰专业电竞本。
所以从这些来看,选择就比较简单了:
- 尺寸随心,不影响选择星云原画屏或RTX5090;
- RTX5090为超竞版独占,无需二选一;
- 其他,基本该有的都有,属于标配。
而且退一步讲ROG作为持家之眼以来无需考虑价格,它没有竞品,而且选择了情绪价值也拉满了。
下面就是本期分享的测评,枪神9 Plus 超竞版RTX5090顶配的开箱解读和实测了。
开箱解读
我们先来看A面的光显矩阵在强光下的表现:

可以看到持家之眼略暗,光显矩阵表现非常不错,为了表现动态效果用了两张拼图。超竞版的AniMe Vision光显矩阵基于8000+的CNC开孔并配备了810颗可编程LED灯珠,所以在细节和个性展示方面可以更加丰富多彩。而四边环绕RGB底盘灯在强光下也表现不错,当然在暗光下就更好看了:

而且这个光显矩阵比较好玩的在于即便合盖后也可以展现你的专属动态效果:

可以扩展的玩法比较多,最简单的是输入文字,比如这样:

如果切换到环境灯光下,效果如下:

退一步讲,如果你选择RTX5080或者更高端的机型,少了光显矩阵内心肯定是不完整的,哈哈哈,超竞版的意义就在于此了。当然前面也说了,超竞版还有更好的星云原画屏,暂时用不上的雷电5 x2。当下显卡更新迭代周期比较长,选择顶级卡服役周期也会延长,这样来看性价比就上去了。
当然除了这些,作为ROG系列电竞本键盘的优势也是不可少的:

不过枪神9系列的键盘随着新模具的更新,键盘也带来了升级,如下可以看到键盘开孔扩大:

更大的开孔也带来了更好的C面被动散热,让键区表面温度更低。而且枪神9系列键帽更加凸起,触控的手感非常不错。更大的重点在于枪神9是单键RGB背光键盘,意味着每一个键都可以独立控制,打开奥创中心就可以进行编程,甚至保存独立的场景,不同的游戏不同的表现,ROG在灯控方面一直是超会玩。

接下来视线往上移动,再来看看超竞版的星云原画屏,1200尼特峰值亮度的加持下抗光能力更强,其实不仅仅是亮度更高,枪神9系列的屏幕都做了更好的抗光处理,全系加入的ROG超视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屏幕泛白、色偏、反光严重、不够沉浸等不足。当你拿到枪神9任意机型,翻开屏幕开机后你的内心就会有一个感觉:怎么这个屏幕看起来那么舒服?总感觉和其它不一样,哪怕大路哥这种看过更好的屏幕也会发现之间的差异——你会发现画面色彩表现非常的饱满,但是又不会过于浓墨,这就是星云屏2.0。那么ROG的超视技术是什么呢?简单来说ROG结合光学特性,充分利用了光的干涉和偏振原理,引入超低反射涂层和相位增益补偿膜,大致原理如下:

优势在于可以更好的减低环境光反射,更大的保留了对比度,进而增大可视性。日常场景中无需拉高亮度即可保持鲜艳画面,而在强光下可以调整亮度做冗余补偿,进一步扩大使用场景范围。同时星云屏系列自古以来就具备了杜比视界支持和HDR认证,100% DCI-P3色域,每块屏幕均做了出厂校色且可以在奥创中心快速实现四种专业色域切换,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为了打造舒心的视觉体验。简单来说,不是普通雾面屏能比的,普通雾面屏仅仅依靠雾面抗反射的效果是有限的。
讲到屏幕,不得不提顶端的FHD+IR双摄:

其实在去年ROG大量的游戏本就开始普及Windows Hello人脸解锁功能(多数游戏本还没有),IR加持的双摄简单来说就是更快的人脸识别、响应超快,就是那种没有感知的自动解锁。
接下来我们看向底壳:

这一代枪神9系列最大的改变是底壳,和以往的多个ROG系列不同,没有斜切、几何组合,直接是一镜到底的2.5D散热矩阵,并将ROG STRIX融入其中,再度提升设计语言。更重要的是下方三段式脚垫中间隐藏了一个机关,往左一推即可解锁并露出红色的向上箭头,然后整个底壳向上一推就拆掉了整个底壳。这种免工具快拆底壳非常有意思,而且打开以后可以发现内部非常规整:

你会发现很多不需要更换的模块都被隐藏了,比如4个杜比全景声扬声器、看不到,热管?看不到。仅有固态、内存是开放式的,而且枪神9系列率先支持PCIe 5.0固态,用五年都不担心过时。

如果拉进镜头,可以看到覆盖层采用了多种材质和工艺,可以说细节到牙齿,这就是ROG精神和信仰。说完这么多,好像接口还没介绍,我们简单来看下,首先是左侧:

从左到右依次是DC IN供电、2.5G网口、HDMI 2.1(支持FRL)、10Gbps的USB-A和两个雷电5(非Plus为雷电4),以及一个3.5mm耳麦音频口。而右侧接口如下为两个10Gbps的USB-A:

然后唯一的出风口在后面:

其实我们看这三张图,枪神9的脚垫是做了加高设计的,保证更多的进风;而后出风口几乎不做任何修饰,简单粗暴的如黑洞一般,满足整机240瓦+的持续释放能力。所以枪神9系列电源适配器做了升级:

直接给到了380瓦,因为上面的240瓦+是持续双烤,实际峰值可达320瓦。
关于开箱解读的部分就不多说了,我们还是赶紧进入实测环节。
基本参数实测解读
CPU
枪神9系列全系列均为顶配的酷睿Ultra 9 275HX处理器,这颗处理器非常强悍,增强模式下:

上面是CPU-Z的8P+16E的多项跑分,接近1万7的跑分远超桌面级i9-14900KS(约1万4)的跑分,尤其是能效比更高的E核性能惊人,一万一以上的跑分直接超过了八核十六线程的i7-13700K(约1万)。那么CPU的功率解锁是多少呢?上限为175瓦,实测增强模式FPU可以持续140瓦+,鸡血时间150瓦+;如果是性能模式持续输出为100瓦+,鸡血时间120瓦多一点,实测监控趋势图如下:

当然衡量CPU的性能我们会参考CinebenchR23、2024的对比:

可以看到性能模式3万3,增强模式3万8、这就是桌面级i9的性能,而且功耗仅为150瓦左右,可以看到新一代的酷睿Ultra 200HX系列能效比非常高,虽然没有了超线程,但是引入了更多高能效比的E核。
内存
我们直接看结果,如果细看会发现有很多不同:

可以看到DDR5的频率有多种状态,5600、3200,实测数据有很大不同——读写、Copy表现远远优于普通的DDR5-5600笔记本内存,大概提升了60%(对标天选5 Pro酷睿版)。而且枪神9系列可以支持最新的CSO-DIMM内存,可以自行升级表现更强,比如读写远远超过100GB/s。
固态
枪神9全系支持PCIe 5.0固态(非标配),实测读写和随机4K表现优秀:

烤机和风噪
前面已经分享了FPU的烤机表现,我们来看看CPU的:

如上性能模式100瓦出头,增强模式略高,平均功耗约110瓦,差异不算大:

GPU单烤增强模式在160瓦以上:

如果切换到手动模式,可以解锁到175瓦,那么增强模式CPU+GPU双烤呢?

如上可以看到甜甜圈的平均帧差异不大,由单烤240FPS降低到233FPS;CPU平均功耗约60瓦、GPU平均功耗约160瓦,也就说整机在220瓦左右浮动,这时候的声噪在50分贝左右,表现还不错:

性能模式表现也不低,如下CPU平均功耗47瓦、GPU平均功耗148瓦,折合整机约195瓦:

可以看到平均帧和增强模式差异不大,甚至优于热功耗压力小表现更好一点点,此刻风噪45分贝以下:

如下为手动模式30分钟持续双烤,参考平稳抓取值CPU 86.61瓦、GPU 161.1瓦:

整机远远超过240瓦!!而且从平均温度的表现浮动来看,CPU最高仅为91°C,平均温度约85°C,而GPU峰值仅为80.7°C。所以从整个效果来看整机温控非常不错,尤其是键盘区域完全感受不到变化。
从上面烤机来看,冰川散热架构3.0增强版更好的释放枪神9系列的性能,可以更好的获得极致体验。
生产力实测解读
从前面的CPU有讲到酷睿Ultra 9 275HX这颗处理器完全就是移动级功耗、桌面级性能,8P+16E共24个核心完全是旗舰水准,就日常的生产力而言完全属于洒洒水,没有它不能做的,所以生产力方面就基于日常的Office、照片处理和视频处理几个方面基于图表来分享,AI生产力和游戏方面再做详细分享。

可以看到不论是Office还是Ps、Pr等,增强和性能模式差异不大,就数据处理如Excel表现均做到了桌面级水准,而在视频剪辑方面,Video Editing跑分高达五万六,什么水平呢?如下细节对比:

增强和性能同样差异不大,显卡加速条件下做到秒级直出,压力最大的第三项也未超过1分钟。
Tips:关于第三项给大家做一个参考:桌面级RTX5080的实际时间约43秒左右,有差异,但不大。
AI生产力实测解读
前面大路哥有提到AI无论是大语言模型还是AIGC文生图,显卡并不会满载输出,这时候移动级显卡和桌面级显卡的差异就不会太大了,更多的差异在于显存,而RTX5090移动级是独一份的24G显存。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对比下就明白了,比如以UL的大语言模型对比来看:

可以看到如上基于4项(最后一项13b压力最大),蓝色的枪神9 Plus超竞版整体上介于桌面级的RTX4070Ti和RTX5080之间。由于基准测试中最大为13b(130亿大模型),所以这里还发挥不出24GB显存的优势,但是如果继续拉大,12GB和16GB的桌面级显卡将无法继续下去,而24GB的RTX5090是可以跑32b的Q4精度的DeepSeek-R1的,契合64GB内存还可以跑70b的Q4精度也不在话下。

如果基于32b的Q4,速度就非常不错了,不做任何加速优化,ollama也有22t/s左右:

如果以文生图来看,输出的时间越小越好:

可以看到基于英伟达的TensorRT加速,移动级RTX5090优于桌面级RTX4070Ti,相比RTX5080桌面级单图仅仅多半秒,这个出图是完全不受影响的,桌面级怎么玩,移动级的枪神9 Plus超竞版一样玩。
游戏场景实测解读
直接看对比如下:

在CS2基准测试中,比较奇怪的是手动模式在中画质下表现反而一般,但在高画质上压力后反而有一定提升,虽然这个提升不多,不过这已经是移动级RTX5090的极限了。在关闭FSR超分辨率下可以轻易的实现500FPS平均帧、400、300帧以上多种选择;不论是基于18寸大屏的枪神9 Plus超竞版,还是直接外接电竞大屏都可以很好的畅玩FPS游戏。
而在赛博朋克2077中,将帧生成关闭的条件下也能拥有百帧以上的高度。如果我们打开光追、甚至激活光追路径模式,1080p下也能获得100FPS的平均帧成绩,如下:

如果我们将分辨率拉高到1440p呢?居然也能高达80帧以上:

关键上述的测试均关闭了帧生成,如果基于DLSS 4.0的4x算法加持,帧率暴涨、压力骤降,比如我们基于外接大屏4K高刷新显示器实测如下:

契合50系列显卡DLSS 4.0的先天优势,移动级的实际体验和桌面级的实际体验差异就不大了。毕竟240帧和480帧在体验上没啥区别,也就是一个数字而已。退一步讲,对于压力大的3A游戏如果都关闭帧生成,枪神9系列电竞本跑不了的,桌面级也跑不动。比如我们在《黑神话:悟空》中关闭帧生成和光追的对比如下:

可以看到两者的帧率在1440p下并不算大,但是最低帧方面移动级的枪神9 Plus超竞版更强更稳定。
总结和选购
上述的测评已经分享完了,从实际结果来看,枪神9全系列基于酷睿Ultra 9 275HX属于一骑绝尘,完全是移动级功耗、能效,桌面级性能;而在独显方面,尤其是超竞版可选的RTX5090上游戏表现非常OK,就没有不能玩的,如果画质细节设置上不能玩桌面级也玩不了。而在AI方面由于实测的压力并不大,并没有完全突出24GB显存的优势,不过从单独一项70bQ4的实测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退一步讲,要解决单显卡24GB显存的条件下,枪神9 Plus超竞版的性价比就更高了。而且这是移动级工作站的水平,便携的场景表现更好,拎包入住,直接可用。

从风噪和烤机压力来看,相比上代压力提升了,不过新一代枪神9系列的新模具和各方面维度的升级也足以应对新的压力,增强和手动模式差异不大,最大在50分贝左右,性能模式仅为45分贝左右。而且实测中声音柔和,没有啸叫等情况出现,发挥了ROG系列电竞本一贯的最低要求。
那么如何选择呢?
其实前面已经分析了,24GB显存为RTX5090机型的超竞版系列独占,且可选16寸和18寸超大屏。

16寸的2.8公斤裸机和3.29公斤的18寸相比,个人认为差异不大,也就500克而已,主要的差异在于背包是否能满足18寸的30厘米左右的宽度限制,能放下大屏自然枪神9 Plus超竞版更好:
如果不方便18寸的便携外出使用,那么少4000元的枪神9超竞版也是不错的选择:
抛开上述差异不谈,如果仅仅考虑上市机型预算来选择,其实ROG这边的划分也很明确:
- 18寸枪神9 Plus,RTX5070Ti,16999元,国补14999元;
- 18寸枪神9 Plus,RTX5080,21999元,国补19999元;
- 16寸枪神9超竞版,RTX5090,29999元,国补27999元;
- 18寸枪神9 Plus超竞版,RTX5090,33999元,国补31999元。
其实划分就三档,1万5、2万和3万左右,当然16寸和18寸还有一个差异,18寸包含全尺寸独立数字键,这个也需要考虑。今天的测评就分享到这里,如果需要更多内容参考公众号付费测评部分。
View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