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路哥,今天给大家带来ROG NUC的开箱测评:

如果用一句话来解读,那就是华硕接手Intel的NUC业务太晚了,早干嘛去了???

我们都知道Intel的NUC除了贵、就是贵,而华硕或ROG接棒后,虽然延续了贵,但给用户带来持续惊喜,至少情绪价值是拉满了,比如年中我测评的华硕NUC 14 Pro+,直接达到了Intel从来没有的高度,115瓦的TDP整机输出,在一个原有大小差不多见方的小盒子里面,功耗输出直接翻倍,测评参考:

于是很快我们就收到了ROG也要做NUC迷你主机了,显而易见的是要延续骷髅峡谷系列的独显版。

起步Ultra 7 +RTX4060,更高可选U9和RTX4070,达到了从来没有的高度。

但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这个好像不算什么,毕竟这个又不是ROG独创、独家,但是我这里可以放心的告诉大家,ROG从来没让人失望过,给我们总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比如:

大路在做CPU+GPU双烤的时候,意外发现这玩意咋没声音呢?如上实测距离主机40厘米仅为33~37分贝。实际当然有声音,就是能感受到风扇在微微转动,这就是低于40分贝的静怡效果。

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于ROG NUC来说,只要达到同级别游戏本的性能,这就是十分合格的产品了。

不过容大路买个关子,先开箱拆机解读,再分享测评数据。

开箱拆机解读

这次略有不同,我们要拆机,因为我发现ROG NUC实在是太好拆了。

如上IO接口一面顶部,有一个拨动开关,推动后即可如下拔开顶盖:

就问你帅不帅吧?而且这个拨动开关背面有弹簧,有发出清脆的扳机击打声音,理工男直接要高潮了。我们还是正经的先看正面,如下包含两个USB 3.2 Gen2 Type-A和1个音频接口,附带一个SD Express ver8.0卡槽(支持UHS-I,俗称SD大卡,非常适合相机SD卡直接插入读取数据):

可以看到ROG NUC不仅可以横着放,还配了一个相当厚重(400多克)的支架,支持竖插摆放:

支架底部为钢板,托架采用了厚厚的亲肤软胶设计,一方面可以保护机身,一方面插入后纹丝不动。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了,这种亲肤软胶比较容易沾灰,但好在可以用气吹或湿毛巾快速处理。

如上背面接口相当丰富,不仅可以支持4屏输出,还保有2个USB 2.0 Type-A。可能有不少朋友不明白都2024年了,为什么还要USB 2.0接口?因为USB 3.0是共享带宽,而USB 2.0是独享带宽,而且电流更低,这就出现了部分USB设备会因为USB 3.0电流更高而自动保护,导致设备不兼容,无法正常使用。

退一步讲,键盘和鼠标接入不需要USB 3.0的USB 2.0接口,不会占用USB 3.0的共享带宽,既满足了低需求的场景,又保障了USB 3.0的高速传输,毕竟ROG NUC可比大多数游戏本的USB接口都更多。

对了,ROG NUC采用群联的330瓦电源,电源适配器的线缆用料十分给力:

如果日常需求RTX4060就够了(RTX4060桌面独显和移动独显性能一致),而更多的侧重点是需要一个桌面占地小的主机,那么ROG NUC就非常合适,如果独显需求更高,RTX4070版本能多出约20%性能。

接下来我们就要拆机了,拆机非常简单,首先背面的拧松防脱落螺丝:

拨动快拆扳机锁,就可以打开了。拆开顶盖后能看到的是ROG神光同步的LOGO灯板护盖:

该灯板护盖支持更换,包装盒中也包含了2个备件。如果你比较会玩,也可以用1mm厚度亚克力自己定做自己的Logo进行替换,这方面ROG的开放性很强。如下图往后掰动就可以取出灯板护盖整个金属罩:

取出罩子以后,内部如下:

可以看到ROG NUC不仅外部接口众多,内部扩展也相当丰富,比一般的设备还多一个M.2接口,可以满足生产力主机的大容量存储需求,比如做视频剪辑的用户就很懂这一点,多一个M.2就是省钱。

可能有些刚做视频剪辑的用户还不明白,举个例子你需要4TB以上的固态支持(你会用到的),如果一标配一扩展,你就需要购买单条8TB的固态,结果目前是没什么可选、而且价格贵死人,比如:

但是拥有两个扩展插槽的M.2选择就多了,双4TB的成本更低:

两根加起来都不到3000元,而且有大量无缓存低温设计的PCIe 4.0 x4固态可选,这就是省钱。所以有的视频剪辑用户为了插入更多的固态硬盘,不得不选PC大主机,还得是ATX主板通常才支持更多M.2接口,而且中低端的主板可能带宽还是共享的,这个对于生产力用户是没法接受的。那么这时候可能就需要ROG MAXIMUS系列主板,比如HERO一张主板5000起步,这时候再看ROG NUC就非常可爱可亲了。

Tips:剪辑不一定非要RTX 4090D独显的,给大家参考下几款显卡基于PugetBench for Pr(Adobe剪辑工具)的基准跑分对比,就明白了,如下:

我们从上面的图表数据其实可以找到几个规律:

  1. 同CPU下,GPU越强跑分越高,但是提升十分有限(Ultra 9 285K);
  2. 同CPU和GPU下,有核显和没核显差距巨大(i7-14700K+RTX4070Ti);
  3. 移动端CPU(绿色条形)搭配通常跑分不如桌面端CPU(蓝色条形)
  4. 同GPU下(RTX4070Ti),跑分差距主要靠CPU。

所以我们也会神奇的发现咱们这款ROG NUC的Ultra 7 155H由于性能释放相比Ultra9 185H + RTX4070(设计本)更强,甚至ROG NUC的显卡还降一档,但实测效果反而ROG NUC更强。所以就移动端CPU而言,Pr的基准跑分基本1000分就到顶了(ROG NUC顶配差不多就这个分)。

同时,做视频剪辑而言,桌面级虽然具备先天优势,但一定要选核显版本,而且i9一定比i7强。

前面说到性能释放了,我们就需要把ROG NUC的后盖打开,就可以看到散热模组结构了:

如上看大路哥表情就知道了,拆后盖不是必须项(这玩意好拆不好装回去),日常升级内存和固态仅需拆开顶盖即可(这部分操作非常简单),但是我们今天要看散热模组,所以大路哥必须拆:

如上拆开后,可以看到ROG NUC包含两个巨大超厚的风冷模块,如果把风冷模块取下来就可以看到内部了,ROG NUC除了配备用料在扎实的均热板还结合了超厚超长超深的散热鳍片:

这也难怪这玩意虽然只有2.5L的体积,但是居然有2.6Kg的重量,原来这个重量是散热上下功夫:

所以前面的两把大风扇,无需过高转速即可快速带走ROG NUC内部热量,双烤才能低于40分贝。

整个拆机模块和配件如下:

好了,拆解的部分就分享完了,我知道你们想看大眼:

铭牌RGB效果如上,开机默认红色,进入登陆状态后根据奥创中心设定进入定义状态,彩虹效果如下:

基准测评分享

下面就是性能实测的数据分享了,我们就简单直接,上图表和部分截图,简单干脆,顺带解读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款ROG NUC和以往华硕、ROG的笔记本、PC、MINI主机略有不同,奥创中心的性能、增强两种模式并无二致,都是满血,因为前面已经给大家说了,这玩意满载也40分贝以下,所以分不分意义不是很大,一般默认即可。而且Ultra系列的Intel处理器能效比很好,初始功耗也不高,所以“安静”模式的意义也不大。虽然性能和增强我都测试了,因为结果基本一致,所以仅分享性能模式下的数据:

CPU和内存、固态基准测试

CPU和相关数据如下:

可以看到我手上这套Ultra7 155H采用6P+8E+2LP低功耗核心组成,所搭载的DDR5-5600笔记本高频内存,基于16G x2组合,另外SKU中也有16GB x1的版本可选。实测基于CPU-Z跑分单核略低,但多核表现不错,达到了8376.9分,如果有更高需求可选Ultra 9 185H版本。

内存上虽然非板载高频内存,不过读写表现也很不错:

固态方面基于三星PCIe4.0 x4,读取表现非常不错,峰值高达6GB/s以上,不过写入略低:

烤机部分

CPU单烤约58瓦,持续烤机平均温度86°:

FPU单烤半小时稳定在80瓦,平均温度95°:

下面我们参考FPU烤机中的频率等曲线表现:

GPU和CPU双烤如下:

其中CPU输出在45瓦左右,温度在80°左右;而GPU持续输出在110瓦左右,也符合RTX4060的满血输出水平,平均温度在70°左右,且频率保持在2600MHz左右,烤机曲线表现如下:

整体上非常平稳,参考之前的双烤分贝仅为38分贝,非常的OK。

生产力基准测试部分

生产力方面包含PCMARK10、CinebenchR23、Cinebench 2024、PugetBench基于Adobe的测试等。

如上基于微软Office的办公生产力测试非常给力,尤其是Excel表现非常优秀,高达26057分。

Cinebench 表现也非常不错,接下来是Adobe全家桶的表现,均在千分左右,符合Ulitra7的水准:

如果期待更高可选Ultra 9版本,会更大的提升。

AI方面可以参考UL Procyon下基于微软ML的基准测试:

3D图形渲染基准测试部分

如下基于光追和Solar Bay移动端数据的测试,发挥属于稳定:

基于Time Spy等3D方面的基准显卡表现如下,同样发挥稳定,和同级别游戏本差异不大:

游戏实测部分

游戏方面基于以下游戏进行了实测:

除地铁离去、荒野大镖客略低意外,其它都表现不错,尤其地平线5的表现非常优秀。这个差异主要是CPU和GPU的输出分配上导致的差异,CPU和GPU双输出下ROG NUC更偏向于GPU的输出。

总结和选型推荐

从上面的拆机也好,数据分享也好,ROG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独显级NUC:

从数据上来看,ROG倾向了保守一些的战略,毕竟细水长流,并未把性能调教得特别激进,但是就这套模具来看,整机上220瓦是毫无问题的,但是选择迷你主机的用户来说,不就要小而美吗?安静的做个美男子,发挥基本的性能输出,在扩展上考虑得更加长远。

在机型选择上从U7到U9,从RTX4060到RTX4070都给兼顾到了,配合目前的国补价格也非常不错。未来下代不排除会增加RTX4080甚至RTX4090的SKU可选,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点击图片进入京东自营商品页面,方便加入购物车

本篇测评包含视频开箱等解读,参考Bilibili首发:

Views: 36

By 林大路

知乎大路哥,这人就是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